座谈人:王丹博士,1989年中国学运领袖,《对话中国》所长
一、 捷克议长访台的象征意义
在捷克参议院议长维特奇的率领下,一个庞大的89人捷克代表团8月30日抵达了台湾桃园国际机场,台湾外长吴钊燮前往机场迎接,访台期间将与总统蔡英文及其他高层官员会面。随团而行的还有捷克首都布拉格市长贺瑞普(Zdenek Hrib),他自称“台湾迷”,半年前主动放弃布拉格与北京原本缔造的姊妹市关系,改与台北“结义金兰”。代表团中,除了捷克议员,还囊括了企业界、文化界、学术界人士。除了政治性会晤,经济合作是此行的最重要内容。
1)此行的前因
捷克参议院前议长柯佳洛(Jaroslav Kubera)原计划今年2月访问台湾,却不幸在出发前猝死。而根据路透社报道,中国大使馆曾发信给捷克总统府威胁说,如果柯佳洛访台,在华的捷克企业将为此付出代价,其中包括大众公司旗下的斯柯达和消费金融企业捷信集团。
维特奇对前任参议院议长柯佳洛(Jaroslav Kubera)没能成功访台表示遗憾。他继承其前任的遗志,决定高调访台。
维特奇周一在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发表演说,指出民主国家应当团结起来捍卫自由和民主。他呼吁各界支持受到某大国(中国)威胁的香港和白俄罗斯,“我绝不会听从任何会埋葬全球任何地方自由民主的建议。”
2)历史上捷克的命运及其性格
a. 二战前夕的《慕尼黑协定》(Munich Agreement):英国和法国为了避免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同意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结果如英国首相邱吉尔所言,‘在战争与屈辱之间,他们选择了屈辱,但屈辱后还是要面临战争’。”
b. 1968年《布拉格之春》:在前苏联笼罩下以杜布切克为首的捷克国民实施改革,欲挣脱共产主义枷锁,结果被苏军的坦克碾碎。
c. 《七七宪章》运动:在黑暗岁月,以哈维尔为代表的捷克知识分子发起《七七宪章》签署运动,要求共党当局兑现其签署的《赫尔辛基协议》,组成公民社会中坚。
d. 《天鹅绒革命》:1989年11月16/17日至12月29日,捷克斯洛伐克发生哈维尔等人所领导的反共产党统治的非暴力民主化革命,结束了捷克斯洛伐克的一党专制。
中欧、东欧的风向标
捷克,这是一个曾受异族压迫但仍酷爱自由,具有悠久而深厚文化积淀的民族,它具有引领中欧、东欧变革的精神力量,是重要的风向标。
捷克议长曾对媒体表示,此行旨在展现前总统哈维尔(Vaclav Havel)所深信的理念:捍卫民主并不需要获得他人的许可。
布拉格放弃北京,与台北市结成姐妹城市。这次访问,布拉格市长与台北市长与就智慧城市、人工智能等多个合作领域签署了谅解备忘录,这是颇有意味的转向,同时这也彰显了台湾在两岸制度优劣比较中的示范作用。
这次捷克议长维特奇在台湾的演说中称:我是台湾人!令人联想到1960年代美国肯尼迪总统在柏林墙下的演讲:我是柏林人!它们都是镌刻在历史转折点上的金句。议长坚信,欧洲其他民主国家的高官以及欧盟官员也将在不久后访问台湾。
显然,发生在过去与北京关系较密切的、其总统泽曼亲中共的欧洲国家捷克,其议长此行具有某种指标性的象征意义,
二、 美中对决,欧洲走向举足轻重
在去年美中贸易战时,欧洲大多数国家没有选边站,大体上作壁上观。
然而今年武汉肺炎大流行于全球后,特别是中共撕毁中英协议,实施港版国安法,废弃香港的一国两制后,英国与欧洲国家对中共的态度发生了重要改变,中共逐渐陷入西方以及印度等其他国家围堵。但情势尚未完全尘埃落定,欧洲仍是重要战略要塞和枢纽,兵家必争之地。
三、 美中在欧洲的攻防战
紧随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访问欧洲之后,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前往欧洲,自8月25日起依序访问意大利、荷兰、挪威、法国、德国等欧洲5国,试图挣脱美国发起的围堵。
但诸事不顺,中共外长王毅此次欧洲之行一路遭外交冷遇。
首站意大利,王毅就被意大利总理孔特(Giuseppe Conte)拒绝接见,仅以电话沟通。孔特与王毅在电话中,提到了中方颇为敏感的香港问题,但中方想谈的华为等议题却未触及。而与王毅会面的意大利外长迪马尤(Luigi Di Maio),虽重申意中两国是战略伙伴,但也表示意大利将高度关切“港区国安法”的实施进展,且指“中国必须维护香港的独立”。在两外长会谈前,香港民主运动人士罗冠聪25日造访意大利,向迪马尤递交抗议信,抗议“港区国安法”的实施,警告华为等中国企业对西方构成威胁,引发媒体关注。
荷兰外相布洛克在与王毅的会谈中,把大陆人权和香港自治等问题提上了议程。他会谈后发表声明,对香港抓捕记者和立法会议员,推迟立法会选举以及北京实施有争议的《港版国安法》予以批评。布洛克还特别呼吁,关注北京对大陆民众宗教和信仰自由等人权的限制。
王毅本人在访问挪威时的发言也引起议论。他在被问到提名香港“反送中”抗争者角逐诺贝尔和平奖的呼声时警告说,不要把诺贝尔奖授予香港示威者;声称中国不想看到任何人将诺贝尔和平奖政治化,并坚决反对任何人利用此奖“干涉中国内政”。2010年,中国异议人士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曾导致中挪关系长期陷入低潮。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与王毅会晤过程中明确表示,他非常关注中国的人权问题,强烈要求中共兑现其对国际的承诺。马克龙表示,法国不会排除任何公司参与建设当地5G网络,但以欧洲主权为由,倾向选择爱立信和诺基亚之类的企业。当王毅刚离开法国在德国发出对捷克议长访台的露骨威胁,并声称捷克及其议长将要付出代价后,其话音未落,法外交部发言人就明确表示支持捷克议长访台,使王毅外长大丢其脸面。
德国是王毅欧洲之行的最后一站,德外长比之前几个国家的呼吁更让中共难堪,对中共一系列违反国际法和人权的行为不仅仅是关切,而是要求撤销其制定的港版国安法和推迟香港立法会选举。
王毅访欧期间,抗议团体也如影随形。其中包括流亡英国的前香港众志创党主席罗冠聪亲赴罗马。而在荷兰、挪威、法国等国,王毅会见外长及政要的场外,都能见到港人、维族、藏人、中国异议人士及当地声援者抗议的身影。
这是欧洲主要国家在美中冲突问题上的基本态势,而捷克议长的访台,有可能是台湾外交突破的预兆。